清朝当官最久的人,屹立官场52年不倒的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

2024-09-14 12:36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存储网页

历史的纷纷扰扰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物的一生扮演了令人难忘的角色。他们或功过卓著,或德高望重,又或行事低调无闻。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一位当官最久,却被后人诟病为"德不配位""名不副实"的文正公曹振镛。他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能在官场屹立52载,又为何遭人质疑?是真正的文正,还是"偶得圣宗"者?让我们一探究竟。

王缙曹振镛,打小摆渡官场

世人皆知,曹振镛出身名门,从小就埋下了高头大马的命运种子。他的祖上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盐商世家,家族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传奇人物曹操。他的父亲曹文埴更是乾隆朝的户部尚书,官拜一品,家世显赫。

曹振镛天资聪颖,自小就备受期望。20岁那年,他就被送往京师为太学生,24岁时考中了贡生,一路青云直捷,不过27岁就金榜题名,登上了人生舞台的最高峰——成为了一名荣耀的进士。凭借着家学渊源和进士的光环,他随后一路平步青云,在乾隆晚期被选为庶吉士,进入权力核心。

进士出身且门第不凡,加之年纪尚轻,前程似锦。然而就在这时,一件家族变故却给曹振镛的仕途生涯增添了些许阴霾。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将曹振镛放在编修馆,负责给皇帝修书籍。但很快曹振镛就遭到了一些旧臣的妒忌,他们暗中给皇帝提了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劝说乾隆最好将曹振镛放在比较边缘的地方******。于是一纸亲命就将年仅27岁的曹下放到了闽浙一带的贡院当教师。

显贵出身却被放在小地方任教,对于一心想大展宏图的曹振镛来说,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挫折。不过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把这看作是一个积累阅历和修身养性的机会。几年下来,他博学勤勉、为人谦逊有礼,广受学子爱戴,也让上级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和期许。

嘉庆初年,年近不惑之年的曹振镛终于如愿以偿,被重新召回京城任职。从此他就一直在朝为官,一做就是52年,成为了真正的清朝官场常青树。这位出身显赫却曾一度被贬斥的进士,最终用他一生的从政生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显贵子弟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平叛有功,直接累升六品

曹振镛在官场上虽然一路青云直捷,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嘉庆朝时,他曾在平定新疆的张格尔叛乱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从而一举崭露头角。

当时的情况是,新疆地区酋长张格尔率众叛变,企图割据一方。朝廷自然决意出重兵平乱。曹振镛身为谘议大臣,参与了这场平叛的全过程。他不仅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战略策略,还亲自前往新疆驻防,督阵将士征伐。

在与张格尔的一场关键会战中,曹振镛更是临场指挥,运筹帷幄,最终使叛军彻底溃败。张格尔本人也被活捉,并囚禁于北京城。这一胜利对于稳定新疆局势,巩固边疆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嘉庆皇帝对曹振镛的表现十分满意,当即追赏有加,一举将他累升六级,拜为太子太师。

此后,曹振镛的仕途更是越发一帆风顺。道光帝继位后,他还先后被授予太傅、尚书等重要职衔,最终成为军机大臣,手握军国重权。可以说,正是这次平定张格尔之乱的重大功勋,为曹振镛打开了步步高升的大门。

不过,曹振镛可没有就此止步。相反,他在担任军机大臣期间,依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据史料记载,他每天都要从清晨五点工作到午夜十二点,从不懈怠。

尤其是在处理边陲军事事务上,他更是精益求精,屡屡建策获旨。譬如在缅甸和越南的战事中,曹振镛不惜一再深入前线视察,并根据实地情况调整作战方针。有些古板的将领意见不合,他也从不勉强,而是耐心说服。正是凭借这一系列精心部署,使得边疆战事迅速受控,局势渐趋缓和。

若说曹振镛为平定张格尔之乱立下赫赫战功,那么后来在处理边陲军务中的种种贡献,也算是他在军事领域的进一步体现。这位满腹经纶的老臣,用他在军政方面的卓著才能,为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边疆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谓当之无愧。

屡遭党同伐随,屡被赏识封爵

曹振镛这一生虽然仕途坦荡,但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事实上,他在朝为官期间也曾遭遇过不少挫折和阻力,甚至一度几乎被革去衣锦还乡。

最初的一次波折,发生在道光朝年间。那时曹振镛已是声望极高的资深大臣,手握重权。然而在一次科举选士的会试中,他被指控做为徇私,另有所图,遭到了党同同僚的狙击和弹劾。道光帝对此事也颇为重视,一度有意罢免曹振镛的军机大臣职务。

面对如此重大的政治危机,曹振镛并没有选择息事宁人。相反,他直接上书陈辩,痛陈自己确实曾有些微过错,但绝非徇私舞弊之罪。同时,他也拿出自己为国为民多年的一贯操守和贡献予以自我辩护。最终,在诸多理由的共同作用下,这场政治风波终于渐渐平息。

这只是曹振镛在道光朝遭遇的第一次重大考验。不久之后,又有一桩更加棘手的事件将他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件事缘起于一项重大的朝政方针之争。当时有两派大臣对一项涉及边疆的重大军事决策存在严重分歧,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曹振镛作为军机大臣,在朝野两派中间进行调停斡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是出于无心还是别有用心,他的一些言行确实给了外界一些"党同一词"的印象和解读空间。

很快,曹振镛就遭到了朝野两派的猛烈炮轰,被指责偏袒了其中一方,玩弄权术。情况一度相当严峻,许多人都呼吁罢免曹振镛的核心职务,甚至把他革职查办。

面对如此艰难处境,曹振镛内心虽然也有些慌乱,但表面上却依然镇定自若。他详细梳理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查缕调查了相关线索和证据。最终,他不仅在朝上将事情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还顺带编撰了一部极为精辟的军国理论著作,对军国大计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在曹振镛的种种努力下,朝野上下终于重新肃清了这场党争的战云。道光帝亲自将他召见宫中,竟然不仅没有革职,反而加封太子太傅、太保、太师等爵位,使他成为朝中最高阶的宗室亲王之列。可以说,这场政治危机最终成了曹振镛步步高升的垫脚石。

总的来说,曹振镛这一生虽屡遭党同伐随,但却也由此展现了他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政治智慧。每每遇到重大危机,他总能泰然处之,化解危机,使危成为安全之机。正是由于这一点,他才能在官场纷争的大浪中屹立不倒,扬帆远航,一路高升,最终成为朝中最高权力机构的掌舵者。

刚正不阿,求全责备

曹振镛虽然一生总体上是一帆风顺,但并非没有遭遇过重大挫折和责难。事实上,正是由于他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不阿权贵、敢于斥责的刚正品格,他才几度遭到了皇帝的严惩和贬黜。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就是发生在道光二十四年。那一年,曹振镛已经年过花甲,可谓是位高权重的元老级人物。然而,就在这个年纪,他却因为一件事招惹了皇帝的愤怒,差点被夺去全部爵位,从而断送了自己长达半个世纪的仕途生涯。

事情缘起于朝廷上一项重大军事决策。当时,朝野对于该如何处理一起边陲战事存在严重分歧。朝中主战派呼吁出兵剿灭,而和平派则力主以理服人,赌城夷细民。两派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朝野一度风波不断。

作为军国大臣的曹振镛,在这种关键时刻自然责无旁贷。他既要统筹兵权,又要为皇帝出谋划策。可是,曹振镛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了极为罕见的犹豫和踌躇。一方面,他个人较为主战,认为应当痛下杀手,以雷霆手腕平乱。但另一方面,他也担心动武会酿成大祸,造成民生流离。

就在曹振镛你推我阻、进退两难之际,道光帝忽然下旨,要他亲自拟定这一军事决策的方针。这无疑是对曹振镛的一次重大考验,他必须在主战和和平之间做出明确选择。

曹振镛在深思熟虑之后,最终拿定了主意。他坚持认为此事还是应当循律赦降,求穰戡乱,避免流血冲突。同时,他在自己拟定的奏折中,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动武可能造成的种种后果和隐患,语重心长地劝谏道光帝三思而行。

这无疑是曹振镛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次抉择。作为当朝军机大臣,他本可以直接拥戴皇帝的主战方针,从而避免遭受责难。然而,出于对国家和百姓的高度责任心,他宁可承担得罪君王的风险,也要竭尽全力去劝阻这一注定会酿成巨祸的决策。

结果是,道光帝对曹振镛的直言劝阻大为愤怒,立即下旨将他革职查办。不仅如此,道光帝还下令,将曹振镛一生努力赢得的所有封爵和功名尽数夺去,令其从朝堂上滚下台去。对于时年79岁的曹振镛来说,这无疑是对他最严厉的惩罚和打击。

面对如此重大的不公待遇,曹振镛却并未选择低头认怂。相反,他依然刚正不阿,执拗力陈自己的主张。虽然最终他还是被贬黜回籍安享天年,但这种视死如归的坚持,却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老臣独有的刚正品格和不阿小节的操守。正是凭借着这种矢口不渝的品格,他才有资格获得"文正"的殊荣。

九旬高龄仍执锲杭盐引江事

曹振镛一生戎马万里,几经沉浮,最终莅临人世长达90寿终正寝。可以说,他活到了当朝最高龄的宗亲王爵位。但是就连到了年近百岁的高龄,他依然孜孜不倦,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件事情,就是发生在他执掌杭盐办事处期间。那时候曹振镛已年过九旬,可谓是仙龄高蹈。但面对一件关系重大的民生实事,他依然亲力亲为,不遗余力。

事情的起因是,当时钱塘江下游一带的盐民经常遭受着江水枯竭的困扰。由于江水退潮,船只难以顺利通航,盐运输就受到了极大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前任盐运总督早有"引江济渎"的想法,可惜最终未能实施。

年过九旬的曹振镛到任后,很快就着手研究解决这一民生问题。他亲自勘察现场,查阅资料,展开了大量的调研和设计工作。经过反复权衡,他最终拿定了主意:要在江中开凿一条人工河道,从而将上游的钱塘江水引入下游,造福盐民。

这可以说是一项民生巨制工程,其工程量之大、难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年过九旬的曹振镛并没有因为年事已高而退缩。相反,他亲自主持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从前期规划到后期督办,手把手地将这项大工程推进。

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不少阻力和困难。有人认为老臣胡思乱想,这样的工程根本无法完成;也有人担心工程耗资太大,不堪重负。但曹振镛却从未气馁,他凭借着丰富的治河经验和科学的勘测方法,一一破解了所有的难题。

最终,在曹振镛的亲自督办下,这项被视为"无稽之谈"的大工程终于完工了。新河道的开凿,使得钱塘江上下游的水系彻底贯通,大大缓解了下游水枯的困扰,为沿江的盐民和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实惠。

对于已年过九旬的曹振镛来说,完成这一民生大计确实是最后的一件盛事了。不久后,他就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人世。但他为民造福的丰功伟绩,却将永远铭记在钱塘江流域人民的心中。一代文正公终于走完了他的仕宦之路,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德高望重的声名,更有为民办实事的精神财富。

更新于:4天前

下一篇:八字大运七杀代表什么 大运正官流年七杀分析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