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寿命长短取决于基因遗传,人类的寿命一出生就决定了?

2024-11-18 09:07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存储网页

综述

随着人类医疗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根据专家的推算,目前发达国家的最低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岁

借助技术的外部干扰,人类和衰老之间的战争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这种胜利不是可以无限向前推进的,一方面,生老病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的寿命还受到基因的影响。

基因与寿命

一般来说,许多人都更倾向于认为寿命长短与生活习惯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健康的饮食、作息、运动、精神状态是养出一个好身体的关键,因此也就活得更长久。

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也带来了大健康产业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这个市场难以撼动的稳定性,而实际上,科学研究还找到了一些其他的关联。

一些研究者找到了他们需要的样本人群,这是447位来自东欧的犹太人,且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95岁,同时他们的生活习惯比起一般人来说并没有太显著的差别,无论是饮食、烟酒还是运动方面,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进行任何特别的保养和活动,但他们的寿命却大面积处在95-122岁的区间上。

研究者获取了他们的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他们互相之间在遗传学的角度上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也可以说是与周围的其他人有着明显的区分。

大量的研究也在不断证实,基因与寿命确实存在关系。科学家对一些苏格兰地区的野生绵羊进行了详细的基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染色体的终端越长,生命体的寿命就会越长。当然,也有分析指出,基因虽然对寿命长短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小于外部因素的干扰。

谷歌CEO拉里佩奇曾经招募专业人士开展了一项有关寿命延长的研究项目,初衷是研发出相应的科技手段,并将其转化为市场可应用的技术产品。

要想从这项研究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拉里佩奇必须首先弄清楚一个关键的问题,基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寿命

如果这二者的相关性超出了某种程度,那么这项研究的初衷就是一个伪命题。通过对近4亿人的家族历史数据库的统计和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基因与人类寿命长短的相关性只有7%,由于这个结论所基于的数据库十分庞大,因此得到了许多业界专家认可。

另外一项发表在顶尖科学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所给出的数字是16%,这些研究者收集了互相之间有血缘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人并对他们的寿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遗传学意义上的差异并没有很好地对应这些人的寿命差异,相反,非遗传学意义上的因素要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寿命的延长

这些研究虽然在关于基因与寿命长短的相关性上所给出的数据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更倾向于认为基因的影响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反而是这之外的外部因素的可信度又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很多人也因此重拾了延长寿命的信心。

那么延长寿命的方式有哪些呢?除了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医疗技术来解决重大意外和重大疾病之外,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更广阔的开发空间。饮食是一个健康问题的重灾区,很多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管不住嘴。

当然,也不是说一味地清淡饮食就是健康的,由于人的体质会因为生活环境、地区、气候的影响而各有不同,所以饮食上的选择必须因人而异,比如大部分生活在西南川渝地区的人会更偏重口一点的食物,因为这有利于他们在潮湿的气候里进行排汗,以调节新陈代谢。

不过这些地方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会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不适合重口味,要另行培养自己的饮食习惯。

除了饮食之外,抽烟喝酒这类会直接损害身体的爱好也应该及时戒断,再加上规律适量的运动,就可以有效增强心肺功能,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从而帮助延长寿命。

结语

总的来说,基因对寿命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它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人为的干扰仍然是非常关键的。

健康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寿命的延长更是要求长期保养的功夫,这些都对个人的自律性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你真地想要活得更久一点,那么可能先要问问自己,有没有信心长时间坚持了。

更新于: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