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七十,要记住“人有三不送,送了必遭殃”,这不是迷信

2024-11-06 17:14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存储网页

过了老年人,有很多的古训。

比方说,七十不上坟,八十不留宿;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我们不要以为,古代的人很迷信,认为这不行那不行,用条条框框控制老人的言行。

到了七十岁之后,我们真正步入老年了,就会相信了。

其中有这样一句古训:“人有三不送,送了必遭殃。”

具体是哪“三不送”呢?需要与时俱进地搞清楚,并且严格做到,避免晚年凄凉。

01

夫妻不送葬,及时节哀。

七十岁之后,生离死别的事情,是不能回避的。

不管夫妻多恩爱,到头来还是要分开。一个先走一步,一个后来,这也是常态。

若是夫妻之中有一个人先走了,那么剩下的人,要如何体面地告别呢?

古人认为,在家里做一次告别就可以了,不要去送葬了。

一是送葬的路上,老人万分悲痛,可能会导致精神崩溃、哭到昏厥等。一旦产生意外,就给安排落葬的人,带来麻烦了。

特别是一些身体不很健康的老人,拄着拐杖,还去送葬,这生离死别的场景,哪能受得了呢?

二是送葬这件事,本就是子女尽孝的行为。老人不要代替子女,导致子女孝心不到位。服从子女的安排,就行了。

三是尊重习俗。很多地方,都有夫妻不送葬的习俗。万一夫妻互相送葬,就显得不吉利。虽然没有具体的说法,但是做了之后,总是给家人带来一些心灵上的挂碍,也是没有必要的。

有一个词语,叫“节哀顺变”。

过世的人,不能回来了。活着的人,日子还要过下去。总是悲痛万分,那么以后的日子,精神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了生活质量。

一些老人,因为想不开,就有殉情的举动。这就非常不可取了。儿女也会因此蒙羞,跟着父母受折磨。

老人尽快走出失去老伴的痛苦,是尊重了自然规律,也算是帮助了子女。老人平安生活,积极面对家庭的改变,子女去上班、打工,才很放心。

当然,去给老伴扫墓,也不建议。自己老了,到了墓地,睹物思人,也会引发一阵悲伤;或者去扫墓的路,有些远,老人不能承受颠簸。就把一切,交给子孙好了。

02

兄妹不送钱,只是亲戚。

年轻的时候,我们说起“扶弟魔”,就咬牙切齿。

一对夫妻,辛辛苦苦赚钱,结果自己没有享受到,而是给娘家的哥哥弟弟享受了。

把钱都给了娘家人,到头来导致娘家人都好吃懒做。反正钱打过去了,就是有去无回。

反过来说,丈夫过于关照兄弟姐妹,导致自家的钱,都耗尽了,也是不对的。

有句话说得实在:“父母过世之后,兄弟姐妹就是亲戚了。”

确实是这样的,很多兄弟姐妹,在父母过世之前,就吵吵闹闹。家庭财产分配不公平,孝顺父母的时候,谁花钱更多,都是吵闹的理由。

当我们到了七十岁,父母应该是过世了。往后的日子,兄弟姐妹相处,就如同普通亲戚一样。若是大家不在一座城市生活,也许一整年都不会见面,越发陌生。

可是有的兄弟姐妹,借助血脉关系,还是要向你借钱,或者直接问你要钱。

人老了,谁的生活,都是一场血雨腥风。那些中年不努力生活,不准备退休的人,老了就是“苟延残喘、得过且过”的样子,很是凄凉。

你呢,往往会同情那些凄凉的兄弟姐妹,而忘记了他们曾经有多薄情,多懒惰,多没有远见。

碍于情面,你的钱一旦送出去了,就基本上收不回来。

很扎心的是,兄弟姐妹向你要走的钱,你的侄儿侄女是不会认账的。

若某个兄妹的单身汉,他一旦过世,这就啥都别说了。

平时礼尚往来,还好,都是随礼几百元;要是资助对方的生活,动不动就几千。这不能一概而论。

别顾及什么血脉了,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送钱的行为,不可取。

03

子孙不送房,养老根基。

有的老人,对于房子的安排,是很有主张的。

决定把房子给哪个子孙,就及时过户给他。本想,这个人得到房子了,会帮助自己养老。

事实上,房子给了谁,要指望他养老,是很困难的。并且,没有得到房子的子孙,会很不舒服,以此为理由,就拒绝养老了。

也有一种情况,老人把房子给了某个子孙,而某个子孙要结婚,要婚房,就把老人赶出去。这就真的是遇到白眼狼了。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七十岁之后,不管房子大小,还是自己有,更好一些。万一和子孙谈不来,还能“独居”。

就算老人自己没有钱了,把房子卖掉,也能让自己的余生,过得体面一些。

房子,可以说是老人的一张底牌,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至于百年之后,房子会归谁,老人可以交待一下,也可以交给子女自行安排。

04

七十岁之后,不管我们能够再活多少年,都别糊涂,都要有长期打算。

金钱、房子、对自己的爱护,都是需要的。

别把感情看得太重了,避免多情总被无情的结局。

只要能够走动,就什么都靠自己,万一走不动了,还有一些钱财,也不会太难堪。

最后,愿天下老人,健健康康,老有所养。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新于:1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