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昝河谷守边记——四代营房见证大半个世纪的传承

2024-10-19 10:18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存储网页

“六月春天到,八月雪花飘;一年四季风,天天穿棉袄。”卡昝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在这个边防管理段平均海拔近3000米的山谷中,卡昝河从耸峙的雪山间流出。即使在夏天,河水温度也不到10度。河水两侧是以蒙古族、哈萨克族牧民为主的放牧草场。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除了戍边的民警、军人和护边员,这里几乎无人居住。

接近河谷底部,有四处相距不远的营房。岁月流转,四代房子,见证了大半个世纪间人们守护边疆的不变决心。

第一代营房出现在196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这里建起边防哨所。被称作“地窝子”的营房,就是在戈壁上挖出来供人居住的深坑,仅有一人多高,上面覆盖着草、秸秆和泥土。床铺用羊粪堆积而成,在冬天保暖、隔湿。

沿着“地窝子”下行数十米,就是第二代营房,一排石头营房。1985年,民兵就地取材,用河中石头建起了房子。石头营房提供了更好的居住条件,也成为牧民在极端天气中的避难所,甚至在夏天成为牧民子女的游玩和学习场所。

穿过卡昝河不远,便是第三代营房。2008年,这里建成80平方米的单层平房。2015年,随着边境管控任务的加重,哨所实现多部门合署办公,成立卡昝河边境警务站,这座营房在两年后扩建为160平米的两层楼。尽管设施有所改善,这里依然不通水和电。

“85后”阿思里别克来自哈萨克族,曾经在卡昝河边境警务站担任站长。现任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的他,仍然坚守在卡昝河边防一线。

阿思里别克出生在博州的牧区,他说上学、平时在家,和边防武警打交道接触很多。“他们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多,而且身边的人当兵都是戴着红花,大家把这看作特别光荣的事。”阿思里别克回忆成长经历,说那时心里就埋下了一粒种子。

2009年,和父母与两个妹妹商量后,阿思里别克入伍成为一名边防武警,先在阿勒泰地区服役,又去上了军校,2014年毕业后被分配回博州。第二年,他被分配到卡昝河戍边。

“越往前走越荒凉,四周都是山,人显得特别渺小,这是我对卡昝河的第一印象。”阿思里别克说,在哈萨克族的语言里,卡昝就是锅底的意思。

阿思里别克说,那时还是第三代营房,没有电,用蜡烛照明;为了保证通讯畅通,他准备了充电宝,除了工作汇报和家人联系,手机都是关机状态;水则是从旁边的卡昝河取,后来打了30米深的井,水质清洁算是有了保障;厕所是旱厕,洗澡需要去几公里外的解放军边防连;没有冰箱,他和战友们在户外掏了个雪洞,把肉放进去储存,结果却被野生动物叼走了。

“冬天,十几个人挤在木板搭设的大通铺上,外面刮大风,室内刮小风。后半夜室温时常是零下几度。”即便阿思里别克在牧区长大并在阿勒泰戍过边,卡昝河的艰苦条件仍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见到第一代和第二代营房之后,阿思里别克深受触动,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也更深刻理解了自己的职责使命。

2019年元旦,阿思里别克脱下军装,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也是在这一年,在第三代营房旁建成面积达875平米的第四代现代化营房,通上了电,也有了可以洗澡的地方,两位民警一间宿舍,还新增了健身房、医务室……

阿思里别克当初和十几名战友挤在一起睡大通铺的地方,而今是明亮温暖的餐厅。

近十年的时间里,阿思里别克扎根这片土地,除了几个月因腿伤下山休养,从未长期离开过这里。每月,他和战友对卡昝河区域进行不少于5次的巡逻踏查,翻高山、过陡坡、跨冰河,一段不到13公里的路,来回至少要十几个小时。

这里的牧民变成了他的亲人——他有300多个辖区牧民的电话号码,附近群众有急事、难事时,他和警务站的同事就是他们的依靠。他曾经不顾个人安危驱赶狼群,深夜冒着严寒为生病牧民送医送药,带领战友跳进冰冷刺骨的卡昝河救回落水的羊群,开车带临产的孕妇下山就医。

2022年5月,他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从北京归来时,获悉消息的牧民们骑着马,在很远的地方接上他,一路欢笑,送到营房。

卡昝河警务站也有了新力量加入。“95后”刘航来自石家庄,2019年加入卡昝河警务站,如今已是警务站站长,也是阿思里别克的“徒弟”。在阿思里别克的指导下,刘航学习了当地的民俗,熟悉了边境上每一个山口,掌握了骑马巡逻的技巧。

老营房早已停止使用,这几年,老营房不时会迎来中小学生、刚参加边防工作的人们参观、学习。不知何时,一窝燕子衔来泥草,在老营房里筑起了巢。今年8月,人们发现,巢里有三枚卵正待孵化。在这遥远的角落,这些小生命,也展现出坚韧与恒心,和戍边民警、护边员一道,透出卡昝河谷中的深厚情感纽带与生生不息的活力。(记者 翟翔 张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