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辅行诀》二书的五行与五味配属分歧原因初探

2024-10-17 17:34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存储网页

方国强

关于《黄帝内经》书中对五行五脏五味配属的论述,前后似有矛盾,古今中医学界对此虽有议论,因不明其中之原理而至今尚无定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汤液经》遗存——《辅行诀》与《内经》之五行五味配属不同,时人虽有论及,但限于此类资料之匮乏,对此二本“典籍”论述五行五脏五味配属问题,孰是孰非,谁行之于先,谁用之于后,无人进行研究。无闻居士以为,这是中医药古籍研究之一大空白,致使中医药典籍迄今存有瑕疵(如本草类古籍对药品性味的确定有点乱,《内经》对五行五脏五味配属前后不同等)。

经白沙游子无闻居士研究,并因此推测《黄帝内经》与《伊尹汤液经》论述五行五脏五味配属之差异,及《黄帝内经》论述五行五脏五味配属前后矛盾之产生原因:

其一是由于中华先祖、中医药先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古典哲学观所造成;

其二是《黄帝内经》之整理编撰者在收集资料时因缺失其中之插图,无法了解原图之内容,又不敢随意更改图注文字,只能按原样进行编撰,造成偏离原著;

其三是由于《伊尹汤液经》之佚失,抑或是整理编撰者一时收集不到原书,无法在编撰中进行对照修订,所以有此前言不对后语之论说;

其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是图画,五行五脏五味之原始配属很可能也来肇始于图画,而传世之中华医药四大典籍中却无一图,这大概是文字可书(刻)于竹简而图画则无法运用汗青,即便是可图于木牍,因材质不同而易佚散。

其五是《伊尹汤液经》中关于五脏(六腑)疾病传变理论(五脏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黄帝内经》已与收录,因此说,《内经》其实是集“周、秦、汉”之代(在东汉医圣张仲景之前)的中华古医药之大成者。

根据以上之观点,白沙游子无闻居士进而推测,中华医药先哲在医古籍中论述五行五脏五味之配属关系,是先画图而后注文,采用图画加文字注释之方法进行描述的,图文并茂是中华圣贤著书立说之最佳选择(《辅行诀》卷中的《汤液经法图》即可为证)。因此,欲解开《黄帝内经》五味配属之谜,除从“文字”内求证外,还得从“图画”中寻求解答。

唐兰在《古文字导论》中曰:“文字的起源是图画”,先有图后有字,“文字”是人类社会文明之标志,“图画”是现代文明起源之先导。

《易经》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中华医典药典之横空出世,《伊尹汤液经》与《黄帝内经》论述五行五脏五味之配属,大概亦从此而来。这亦是中国远古文化史上先有图,后有字之佐证。

笔者拟以画阐意,特绘制以下四图(图1~4),供观者诸君参考(注:图1和图2道出了辅行决与內经五味五行差异的关键,俯仰天地之幽相,照察宇宙之玄朗,前者仰视法天——为阳为用,后者俯视法地——为阴,为体,所被观者乃人.这类似刘力红论述燥湿之本义和标义,内经五行所属乃本、辅行诀所论为标,以本为体,以标为用,恰如五音之阴阳,如阴商属乙丑、阳商属甲子等,又如辛有阴阳,阳辛如蒜,阴辛如椒——阴阳合德乃曰为人,真一体两相,阴阳互用,相反相成,最终可能两者都非常有效果.实际上苦咸、酸辛恰类似反射和吸收颜色模型,其各构成一对阴阳,治阴以阳,治阳以阴,相反相成,则酸甘化阴以阳治阴,辛甘化阳以阴治阳,苦甘化阴以阳治阴,咸甘化阳以阴治阳。以阴治阴、以阳治阳实为调,以阳治阴、以阴治阳乃真治。同样传统中医脾胃方位主时划分与古六兽定真法的差异可能隐含了更深刻原理,其与辅行诀与内经的差别可能同出一辙,即以人盘为中,从天盘看乃戊艮西南,从地盘看乃坤己西南,规律一致,乃观察角度有差,辅行诀乃从天观人,内经乃从地观人。这同时也暗示在横盘上存在两套盘结构,其顺逆旋转可成横盘64卦)。

《内经》与《辅行诀》二书的五行与五味配属分歧原因初探[转]

笔者以为,若对以上四图进行分析,吾人从中可知,中药药物五行五味配属关系,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但正是由于有上述之四种(其实可能还不止四种)配属关系,因而造成中药药物五行五味配属之紊乱,从而导致行医者不易把握药物之性味,引来对《黄帝内经》中中药性味之争议与非议。从现代中医诊治疗效来看,剔除行医者之个人水平因素外,药物的性味不能统一、不易分辨、难于把握等,也有着很大的干系。

笔者再绘制二图(图5、图6),供有志于此项研究者参考。

从此二图的五行与五味的配属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理论功效中,吾人或可窥探,为何传世的本草类古本药书中,对药物五味的确定会产生出不同的性味来。即同一味药品,在《本经》、《药录》等书中,性味可能是不相同的,如:

附子. 《神农》味辛;《岐伯》、《雷公》味甘,有毒;《李氏》味苦,有毒,性大温。

虎掌. 《神农》、《雷公》味苦,无毒;《岐伯》、《桐君》味辛,有毒。

莽草. 《神农》味辛,性温;《雷公》、《桐君》味苦,有毒。

雷丸. 《神农》味苦;《黄帝》、《岐伯》、《桐君》味甘;《扁鹊》味甘,无毒;《李氏》大寒。等等……(摘自“辑本《本经》”:魏·吴普编著、朱平生点校《神农本草经》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笔者提出此项问题,主要是想通过对该项目的研究,从而能实现统一中药药物的五味品性之目标,以解决“药物的性味不能统一、不易分辨、难于把握”之难题,以解决如何能普遍提高现代中医药在临床诊治疗效上的一部分问题。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医药的与时俱进,任重而道远!

注:

《内经》与《辅行诀》二书的五行与五味配属分歧原因初探[转]

图中的四层循环相生五味五行圈根据《辅行诀·本经用药法要》的记载:辛属木,咸属火,甘属土,酸属金,苦属水。辛生咸,咸生甘,甘生酸,酸生苦,苦再生辛,形成五味五行相生循环。

按< 辅 行 诀》五味五味属性,此图中共有四层循环相生五味五行圈:

第一 层 : 最外一层“化()”字样,分别按化辛一化咸~化甘,化酸~化苦顺序作顺时针方向排列,形成五行属性上的木一火一土一金一水相生循环圈。

第二 层 : 中间一层的“体用”格中,以“体木用”格开始,分别按木~火一土~金~水作顺时针方向排列,形成五行属性上的木~火一土一金~水相生循环圈。

第三 层 : 最内一层与中间层的“体用”格中“体”字相对应的药味,分别按辛一咸一甘”酸一苦作顺时针方向排列,形成五行属性上的木一火~土一金~水相生循环圈。

第 四层 : 最内一层与中间层的“体用”格中“用”字相对应的药味,亦分别按辛一咸一甘一酸~苦作顺时针方向排列,形成五行属性上的木一火一土~金一水相生循环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辅行决用药是按照河图五行来展开的。通过辨证,确定病证所属脏腑及其病机四档虚实,加中区之零,暗应五数———→以味为纲,确定所需用之药味———→以主治为目,在相应药味中选择所需用之具体药物组合成方。基本原则是以本脏之味补己之虚(如以辛补肝),以克己之味泻己之实(如酸泻肝),以己克之味缓本脏之急(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在此基本原则之下衍生出五脏大小补泻诸方。《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以虚实为辨证定性的主要依据,对于五脏内伤杂病而言无疑较“寒热、表里”更具代表性及普遍意义。因而各脏病症诸方就是在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斟酌其不同病机发展程度以补泻之,轻虚则以小补,重虚则以大补,轻实则以小泻,重实则以大泻。然而,《辅行诀》补泻诸方并非虚则纯用其补,实则纯用其泻,而是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基本原则之下,非常重视补泻兼施。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药物的药味与其特定的化学成分及功效间的确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酸味药多含鞣质,苦味药多含生物碱、甙类,甘味药多含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咸味多含无机盐、硫酸钠等。方中有方,子母同治这也是贯穿《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一大重要特点。具体体现为每一首某脏的大补泻方,都是由该脏的小补泻方再加上其所生之脏(即其子脏)的小补泻方主要药物而成。

开合枢理论则按开枢合三阳相克:太阳克少阳,少阳克阳明(少阳具木火二重性);而三阴按合枢开为相生: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而阳明和太阴相表里,对应中宫,这可能暗合辅行诀用药法则。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少阴 厥阴

克我者<- 我 ->生我者

而且在河图中内层生数和外层成数正好阴阳比对,生数对应五气,成数对应五味(酸甘化阴,辛甘化阳乃法河图成数),老数对应五音。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