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务员几点上下班

2024-10-12 16:03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存储网页

在中国传统行政体制里,古代公务员也分中央和地方两类。在中央各机关供职的官员,只要到了一定级别,都要参加君王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朝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上朝”。

《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凌晨3点,要到达午门外等候,凌晨5点,钟声响过,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

四品以上官员可以与皇帝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做出答复。

当然,早朝不一定每天都有。《梁书·武帝纪》:“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这是天天上朝。

明太祖和清朝的康熙帝也是规定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日一朝。但也有规定五天一朝或十天一朝的,宋代就是五日一朝。清初是逢五视朝,也就是十天一朝。

史籍中最早记录上下班时间的是《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公鸡已经叫了,上朝时间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开始忙了。

从秦汉到明清,上下班时间大致上都是一样的,早晨6点或7点上班,下午3点或4点下班。上班时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卯时”(早晨5点到7点左右),现在我们说的“点卯”一词就来源于此。

和现在一样,古人上下班时间也分夏季时间和冬季时间。清朝康熙帝规定,早朝时间春夏是6点秋冬是7点。清代《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也规定,京官统一的下班时间是春分后申正(约下午4点),秋分后申初(约下午3点)。

只不过那时不叫下班,叫“散值”或“散衙”。明·沈周《暮投承天习静房与老僧夜酌》:“临昏细雨如撒沙,城中官府已散衙。”这里的“临昏”“散衙”就是下班时间。

更新于:1个月前